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绵阳师范学院组织师生与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0-03-11 点击数:

在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时刻,为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势转化为支持防疫斗争的强大力量,教育部社科司与人民网联合组织“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3月9日14时30分,绵阳师范学院组织全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学院党总支书记、学办主任、辅导员等一万余人利用通过网络平台在不同的地方同步收看直播内容,与全国大学生一起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

在空中课堂,清华大学艾四林教授立足于中国抗击疫情的具体实践,引导学生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认识、拓宽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认识;中国人民大学秦宣教授聚焦“疫情大考告诉我们什么?”,分析了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北京师范大学王炳林教授从我国历史上的防疫斗争历程出发,分享从磨难中奋起、化危机为转机的历史经验和智慧。中央财经大学冯秀军教授以战“疫”里的青年责任与担当为主题,深情讲述了这场疫情中勇敢逆行的年轻风景,引导大学生群体担当历史使命,将青春梦想扎根祖国的广袤大地……四位专家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解读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了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讲述了防疫战疫一线的感人故事,进行了网络现场答疑,为广大青年奉上了一份特殊的“思政大餐”。

直播课堂结束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了在线讨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分别组织学生围绕“中国历史上的磨难与当前防疫斗争”“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疫情大考留给我们的思考”“结合舆情防控实际工作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的优势”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本次线上学习和互动讨论,让同学们充分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效提高了同学们的政治站位,增强了“四个意识”、 坚定了“四个自信”。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青年大学生,一方面要积极配合防控疫情,不给国家添乱,另一方面要练好本领,为抗疫多做贡献,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多做贡献。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绵阳师范学院全面落实教育部、教育厅关于“延期不延教、停课不停学”文件精神,通过线上思政课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坚持思政课程教学与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相结合,注重疫情防护知识的普及,依托慕课等优质资源加线上互动答疑的方式,将抗击防“疫”中体现出的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爱与感恩教育等育人素材有针对性融入到思政课程中,引导绵师学子用实际行动践行时代使命,彰显青年担当,为抗击疫情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感言采撷: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王杰:我为在抗疫中光荣殉职的白衣天使感到痛心疾首,为不怕艰险、奋勇向前的抗疫战士的精神所折服;对食用野生动物人士的行径深恶痛绝;为党的英明领导,祖国的繁荣强大,社会主义制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而骄傲和自傲。我清晰地看到此次抗疫战争,我们必胜,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之路并不平坦,但一定能够实现。

传媒学院党总支书记  周鹏: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同上一堂思政大课,传播正能量、弘扬爱国情,正当时、很应需。引导学生树立信心、坚定信仰,激励学生以疫为鉴、励志勤学,强调时代青年责任,与祖国同命运,与人民共患难。引导思政工作者结合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对新形势把握、对新情况探究、对新问题破难,才能切实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赵坤阳:通过聆听疫情防控的思政大课,更加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思政老师的肩头重任,要通过言传身教,做好学生思想的引路人,激励他们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

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彭康华:在这堂思政课上,四位思政教育专家把全国疫情防控“大考试”和学校思政“小课堂”有机结合起来,非常生动,富有新意,是对思想的一次大洗礼。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把自己的“小确幸”融入国家、民族的“大命运”,用奋斗书写大写的青春。